Search

今年4月中從種子種下去的義大利San Marzano 番茄最終回,今天全採摘了上桌。
  • Share this:

今年4月中從種子種下去的義大利San Marzano 番茄最終回,今天全採摘了上桌。

十顆種子,九顆成功發芽, 長成九株,一株平均長出五顆番茄。

加上之前已吃掉四顆番茄左右,完美無暇、沒有爛掉、沒有被毛毛蟲偷吃的,九株成品總計十顆小番茄。(完熟率低於5%)

這投資報酬率怎麼算怎麼不划算。

盆子換了三次(沒料到會長這麼高),每個都還買了支撐的番茄籠,不計我的農務時間勞力成本,光其他支出就3000台幣左右。

十顆番茄,等於一顆300。

但很多事情不是人人都變成經濟學家就能看得到全貌。

第一次看到番茄成功冒芽、比青春期的男孩子長得更快、番茄苗圃一度是我們家最綠意盎然的區塊。

我也無法忘記第一次修剪枝葉時,發現巨大的蛾毛蟲🐛又驚又喜又雞皮疙瘩的感受。

在想著該怎麼處理家裡的毛蟲時,我和朋友與工程師討論一番。

重視生態平衡的朋友跟我說「順其自然吧,這是大自然,人也是其中一環」

當然也有朋友主張趕快消滅或弄走昆蟲,不然全部都會被吃光。

我一開始放生了一隻到牆外庭院,但心裡卻又心心念念,不知道放生會不會反而害了他。

後來又來了第二隻、第三隻⋯才學會睜隻眼閉隻眼。

那是一種轉念。

我們的生活其實不缺番茄,種植不是要賣或生計,那麼,這樣的生態收穫,不也是極為難得的驚喜和學習嗎?

換句話說,不去計較「我種的你來吃,不公平」,反而去想,「謝謝你,你來吃我種的,反而幫助我看到不同的風景。」

也是因為有了選擇跟嘗試的機會,所以我們更加能摸索出自己面對周遭環境的想法,以及選定一種讓自己舒服的態度。

十顆番茄,幫助幾隻蛾,加上學會對人生另一種思考的觀點,這樣的價格,也許不算貴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